close

 

前幾天在屏東科技部人文司支持的「災難、土地與文化」研討會中,有學者爭辯為何一定要賣弄「里山倡議」這種日本的術語與概念呢?明明我們台灣也有一些好的範式與經驗,但學者就喜歡兜賣國外的舶來品概念,此議確實引我反思。

 

因為前不久,我才帶著國外的「傳統生態知識」研究的「大師」Fikret Berkes在台灣轉了一圈。看起來,我也像在賣弄國外大師的風采,帶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迷思,四處亂呼嚨一樣。

 

但,我冷靜想一下。其實,「傳統生態知識」貴在「在地」的長時間累積,這個概念應該不至於會忽視當地人、事、物特色與重要性的。事實上,在行程中Berkes也曾打趣的說,我們台灣人好像很喜歡日本人的概念,否則為何一直Satoyama(里山)朗朗上口。但,其實Satoyama到處都有,不一定是這個日本名稱。

 

我同意引進概念,不能只是唸經式的照單全收,依樣畫葫蘆。台灣的政府與學界,確實喜歡追逐大師與國外流行概念,但往往都缺乏反省對話的過程。其實,「里山倡議」就是我在德魯瑪克部落學到的「種瓜得肉」的某些生態智慧,也是泰雅族的Qutux Llyung(流域群)以及qyunam(獵場)的概念,它就是一種「可持續生態–社會系統」的展現,而它的展現必須透過在地社群的日常實踐,善用在地環境知識與當代社會型態的反省性對話,才有可能出現。

 

我同意學者的批判與建議,就是「里山倡議」必須經過一種在地文化的釋義過程,才不至於成為一種賣弄高深的學術名詞。但反過來講,難道當代的所謂在地文化不需要文化釋義嗎?住在都會中的漢人知道什麼是「種瓜得肉」或是Qutux Llyung以及qyunam嗎?在台灣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中,恐怕彼此互相的文化了解,也是相當有限的吧!

 

我說,我們在Berkes的魯凱傳統領域的行程中,刻意凸顯「魯凱里山」就是一種文化彼此釋義互通的知識行動,其實對我而言,魯凱或是里山都是異文化,對這一次參與的多數林務局夥伴應該也都是異文化,沒有誰上誰下的優劣之分,但卻透過一個加拿大生態學者的來訪,促成了溝通的平台。在這過程中,我們投入的翻譯工作其實是巨大的,這種翻譯不僅是在狹義的語言上,而在文化層面上亦是格外的重要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也揚棄了你一定要聽懂英文,才來參加大師會議的優越心態。反倒,我看到Berkes一直隱身在他的中文翻譯之後,仔細地聆聽與學習,然後做出適切的回應與解說。常常,他都說自己知道的還不夠,而迴避做大量發言。Berkes這樣做,我們這些行動工作坊的工作者也是一樣這樣做。因為我們深知,帶著他走不是要賣弄國外的月亮,而是希望能夠彼此在同一個月亮下,看見印照出的不同光輝面貌彼此的異同。

 

我猜想,這次日本中村浩二教授來台,應該也是一樣的吧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泰雅族
    全站熱搜

    oyr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